我们没必要妖魔化留学这件事,不过“海归”不再神秘也已经是常识,“海归”这些年在国内的待遇,不是天堂跌到了地狱,只是从梦境回到了现实。
“镀金式海归”面临淘汰,留学生年收入从几万元到上百万元分化严重。
新华社近日的一篇报道,揭示了回国留学生收入分化的现象。据悉,不少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将“是否掌握独特技术或技能”作为分割线,将“海归”群体划分为“小海归”与“大海归”。所谓“镀金式海归”,是指留学生到国外走一遭,虽然接受了欧风美雨的洗礼,但也仅限于此,没有本领与视野上的实质提高。有些甚至只是花了一年时间拿了一个文凭,也就可以称为海归了。
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关于“海归”找工作难、起薪低的新闻,都会让许多准备留学的人心生疑虑。其实毕业刚开始找工作,被开低价也属正常。有过工作经验的人都知道,起薪不是最重要的,一个人在人力资源市场上的真正价值,往往要经受几年考验之后才会逐渐体现出来。
我们没必要妖魔化留学这件事,不过“海归”不再神秘也已经是常识,“海归”这些年在国内的待遇,不是天堂跌到了地狱,只是从梦境回到了现实。
“海归”身份贬值,既是留学队伍飞速壮大导致的稀释效应,也是由于社会日趋开放、中外交流日趋密切,用人单位不再容易被忽悠,有些则是吃过亏长了记性。市场的眼睛是雪亮的,泡沫早晚都会破。
这些年来,中国市场经济日趋成熟,早就已经过了只认身份不认能力的年代。如今的中国,人们更看重的是绩效,是一个人的能力,而不是一纸文凭。在许多大城市工作的年轻人应该都有类似的体会:一个公司里,往往集中了来自不同地方、级别的大专院校毕业生,而他们都是在同一个平台竞争的,靠本事吃饭,谁能最终“冒头”或胜出,取决于做出的成绩,而不是曾经毕业于哪所学校或取得什么样的文凭。
某种程度上,一些“海归”的贬值,其实也恰恰说明了中国市场经济的成熟,以及整个社会人才评估愈发现代化。仅有普通文凭、缺乏技术与经验的“小海归”竞争力明显较弱,而有多年实际工作经历的“大海归”仍处在人才金字塔塔尖。与市场需求脱节,“镀金式海归”面临淘汰并不奇怪。
真正需要改变的是留学者及其家庭的心态。“海归就该有好工作”的想法就跟前些年“大学生就该有好工作”一样,都应该抛弃。留学只是让学生有一个国际视野去学习新东西,拓展新“视界”,如果混个文凭就回来,找不到好工作也属正常,不必怨天尤人。
当然,我们还要重新定义“好工作”。近日,成都一位妈妈花上百万送女儿去澳大利亚留学,谁知女儿毕业后居然迷上了按摩。回国后,女儿到了一家中医理疗店上班,干起了按摩师。这位妈妈感叹道,“让我这个当妈的如何见人呀?”
从投资回报的角度看,这位妈妈是有道理的,可是如果女儿真的热爱按摩,难道按摩师不是对她来说最好的工作吗?以一种更为现代的人才观考虑,“海归”与按摩师不相容,同样是一种传统偏见。

- 教育评论:不要再天然认为“海归”就该拿高薪2017-10-15 10:49:30
- 高考阅卷老师提醒考生:答卷十大失分误区2017-10-15 10:18:44
- 致高考生:高考就事论事文如何论事2017-10-15 10:15:07
- 高三这一年 这十个高考机会错过一定会后悔2017-10-15 10:14:14
- 高考英语写作:就要“拽”的感觉2017-10-15 10:13:37
- 新高考选科有20种组合 但这3种组合千万不要选2017-10-15 10:06:45
- 最易用错两用成语150例,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必看2017-10-15 10:05:26
- 新高考改革后 什么样的考生更容易拿高分2017-10-15 10:01:49
- 高三考生 短期内培养良好的习惯你需要这样做2017-10-15 9:59:11
- 自招每日一校:东北师范大学2017-10-15 9:52:42


Copyright © 2017-2018™ hebjy.com.All Rights Reserved.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六 上午:8:30-12:00 下午:13:30-17:30
技术支持:河北三人行教育科技有限公司sb
联系电话:400-006-32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