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措施及成效
(一)启动实施广东省教育体制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为深化广东省教育体制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打造我国南方教育高地,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和《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省教育厅在省内部分地区和学校开展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从各地区、各学校申报的教育改革试点项目中甄选出125个改革目标明确、政策措施具体、支持力度大、示范性强的项目列入省教育综合改革试点。此外,经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确定列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15个项目也自动列入省教育综合改革试点。这140个教育改革试点项目,涵盖了人才培养模式、办学体制、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等教育改革发展重点领域;涉及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教师队伍、学校治理模式、教育交流合作、教育信息化等教育改革发展关键环节。
(二)调整优化高校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
在去年组织开展的调整优化高校学科专业结构与人才培养方案专题调研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高校专业设置、建设及管理工作。召开全省普通高校专业建设及管理工作研讨会,研究进一步加强高校专业建设及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和措施。引导高校科学制定“十二五”学科专业建设发展规划,建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专业调整机制,大力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积极设置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优势传统产业、现代农业、基础产业等广东省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切实加强专业条件建设,发挥特色专业示范作用,加快培育重点专业,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重推进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和水平,提高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在高校学科专业设置和博士、硕士授权点建设中,重点在广东建立现代产业体系所亟需的学科上设点布局,目前基本覆盖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各类学科专业。科学制订《广东省2008-2015年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规划》以及《广东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十二五”规划》,引导有关高校在学科建设和研究生培养上主动适应社会需求,着力调整人才培养结构。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规模进一步扩大,专业学位研究生占全省在校研究生的比例由2001年的10%左右增长到2010年的30%左右。
(三)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
以组织实施广东省高校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重点,分别启动了理工科、文科、师范教育、医学、农林等不同类类型、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推动广东商学院、广东金融学院等高校开展应用型文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支持华南理工大学、汕头大学和东莞理工学院通过竞争获得国家首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加快高校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步伐;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3月出台《加强高校学前教育学科专业建设有关问题的通知》,加快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加强医学院校教育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促进医学教育教学改革。
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重点,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以高职院校为基础,以提升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核心,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创新体制机制,改革高职院校办学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创新教学模式,加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适应性和职业性。加强高职教育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需求的对接,促进高职院校成为广东省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在高职院校中全面推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目前,广东省高职教育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质量上在全国居前列,成为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高职教育大省,全省有国家示范性和骨干高职院校11所,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7所。
(四)扎实推进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提升工程
以组织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高职高专教育改革与实践工程等为抓手,加强内涵建设,引导全省高校着力提升教育质量和水平。先后开展了精品课程、教学名师、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特色专业、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教学团队、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等国家及省级项目建设。目前,已建设国家级特色专业点122个、精品课程249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6个、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496项、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8个、教学团队29、教学名师25名、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3门;获第六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0项。已建设省级名牌专业(特色专业)157个、精品课程565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23个、大学生自主创新实验项目3000项、教学名师142。
积极推进高校科技创新与广东省产业发展相结合,与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相对接,以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逐步增强高校为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在引导创新平台建设上,重点放在广东省优先发展和重点发展的产业,鼓励校企合作,通过科研平台和项目的引导,为企业培养应用型人才。设立“广东省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健全人才培养体系,解决珠三角高端人才不足的问题。为充分利用高校与科技创新企业的优质资源,共同打造培养创新性、复合型的高层次科研创新人才的示范平台和开展以产业化为目标的高新科技研发平台,实现产、学、研的良性互动,为广东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技术支撑。目前,全省高校与企业或地方共建各类创新平台超500个,投入建设经费超过10亿元。近三年来,广东高校承担企事业委托课题超过1.5万项,横向经费超30亿元,为企业解决了超过3万个技术难题,培训企业技术性人才超万人,为企业带来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超5000亿元。
(五)加快培养与企业转型升级需求相适应的技能人才
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列为全省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和关键增长点,扩大培养规模,提高劳动力素质,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技能型人才支撑。截至2010年底,职业院校在校生、招生数分别达到295万人、125万人,比2006年分别增长了100%和90%。在职培训、转岗培训、转移培训等各类社会培训规模不断增长,2010年完成各类培训近千万人次。
为加快培养与企业转型升级需求相适应的技能人才,职业教育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而“动”,跟着产业调整升级而“走”,围绕企业技能型人才需要而“转”,适应市场需求变化而“变”。职业院校对接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专业设置,协助企业开展产品研发工作,主动邀请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包括参与制订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提供技术人员担任专业指导教师等。一些学校还通过“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办学协议,按企业岗位能力的要求,为企业量身定做培养技能型人才和管理人员,实现人才培养“零距离”。

- 广东省教育厅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政府服务促进企业2011-9-30 9:01:31
- 金懒王2011-9-30 9:00:29
- 人社部教育部联合召开工作会议 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2011-9-30 8:59:33
- 2012年高考:家长该忙些什么让孩子顺利过关2011-9-29 17:36:49
- 澳洲留学:专家推荐澳洲四所体育专业名校2011-9-29 17:34:03
- 转接分析:家庭教育失败的主要原因,你注意到了吗?2011-9-29 17:31:25
- 初二女儿收情书 精明妈妈告诉青春期孩子的五句话2011-9-29 17:29:45
- 巴斯大学荣获2011/2012年度大学称号2011-9-29 17:23:07
- 澳洲留学读研费用以及澳洲留学条件2011-9-29 17:17:37
- 幼儿园“小学化”弊端多 家长需端正心态2011-9-29 17:15:40


Copyright © 2002-2010™ hebjy.com.All Rights Reserved.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六 上午:8:30-12:00 下午:13:30-17:30
技术支持:河北三人行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 燕赵之光律师事务所
联系电话:0311-86088872 86088871
技术支持:0311-860888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