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教育网
中考策略准备 少做难题多弥补复习
编辑:林海 来源:转载 浏览次数:
  考生在具备了扎实的基础知识,一定层次的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状态后,中考时还应掌握科学的应试策略。所谓应试策略就是科学的应试方法,这对于实现中考目标是十分重要的。
复习
 
  中考复习的最后阶段,建议同学们,不要做太多的题目,更不要做难题,象征性地做一些题目,这也只是为了不丧失对题目的敏感。我觉得,这个时期,最重要的是做好总结工作,理清知识脉络。总结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要点总结 针对各科知识要点,作到内容了然,结构清晰。
 
  2、难点总结 针对平时个人学习的具体情况,尤其对于想不清楚的地方要重点复习。
 
  3、错点总结 针对自己以前考试中出现的错误知识点,进行重点弥补性复习,这一点对于感觉自己问题很多,复习无从下手的学生尤其适用;
 
  4、题型总结 中学学科的出题有很强的规律性,通常每科的每一章可以出题的方向也就是几个,对应的题型非常有限,但是每种题型对应的题目却可以是无穷无尽的。所以,总结可能的题型是考前总结的较高境界,这方面可以结合老师的总结,加入自己的创造思维。
 
  5、线路总结 这是考前总结的至高境界。它指的是,在考试中解决某一类问题的固定思路和解决手段。 有了扎实的知识,有了良好的心态,掌握了应试策略,同学们一定可以取得中考的优异成绩。
 
  对各科试卷有基本认识
 
  关于题型问题,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考生已经比较清楚了。这里要强调的是容易题、中档题、难题的比例问题。容易题在全卷120分中占60-65分,中档题在试卷中占35分左右,难题占25-30分。从上述数据中我们不难发现,中低档题占全卷总分的八成,也就是100分左右。在总复习中应当把这部分做为重点,在考试答题时也应把这部分做为重点。每年我们在阅卷中发现相当一部分考生“容易的题丢分多”,“会做的题做错了”,这实在是可惜。“慢做会的求全对”,这是个基本策略。千万不要一看会做就马虎,要静下心来,一步一步的回答,确保会做的题全做对。
 
  认真审题,认真计算
 
  审题不认真,计算不仔细这也是每年中考都要发生的问题。要静下心来,至少看两遍再做答。有些考生答题时容易产生定势,一看题,见过,拿起笔来就答,结果错了。要克服定势思维,特别是熟悉的题,更要认真审题,看看人家给的条件是什么?需要回答的是什么?搞清了再下笔。计算马虎也是常见病,把会做的题答错了这是考场上的最大遗憾。
 
  选择题需十分谨慎
 
  语文、数学的一卷,外语的二卷是客观性试题,一般都是三选一。命题者给了三个选项,其中一个是正确的,两个是错误的。但是这两个错误选项要对正确的选项构成干扰。“一要干扰,二要干扰有效”这是命题者的初衷。优秀的考生怎么干扰也不糊涂;一些考生一干扰就糊涂;更有个别考生不干扰就糊涂。这取决于考生基础知识是否扎实,概念是否清晰,计算是否仔细。除了认真审题,积极思索外,要珍惜第一判断。答完题检查时,可以推翻第一判断,但要十分谨慎。 一定要检查!
 
  不放弃每一道题
 
  对于一般考生来说,有些题稍微难了一点,因为是选拔性考试,要有一定的区分度,所以要有一小部分难题。中考也是分步赋分,做对一步就可以得一点分,所以不要轻易放弃。认真审题,能做几步就做几步,一直到做不下去为止。
 
  认真对待写作题
 
  写作题是考查同学们综合能力的一道大题,写作题占60分道审题,在审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核对答案。计算题要拿起笔来再算一遍,语文题的错字和标点要矫正、核实。许多考生在检查过程 又改正了错误,提高了成绩,这也是中考答题的一个规律。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燕赵教育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具有的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信息产业部:冀ICP备12021379号
Copyright © 2019™ hebjy.com.All Rights Reserved.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六 上午:8:30-12:00 下午:13:30-17:30
技术支持:河北三人行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400-006-3266

客服QQ客服QQ